工程师技术总结

daixie 35 0

一、前言

作为云兰高速(大理-漾濞-云龙-兰坪高速公路云龙至兰坪段)第九合同段的技术员,我有幸参与并见证了一条关键交通动脉从规划蓝图走向现实的全过程。过去的一年中,我在项目组的指导下,深入参与了路基、桥梁、隧道、互通立交等核心建设环节的技术工作,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也见证了现代公路工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精妙与挑战。以下是对这一年来工作内容、技术难点、解决策略以及个人专业成长的详细总结。

 

二、项目概况与岗位职责

云兰高速云龙至兰坪段9合同段起止里程为K124+180K128+220,全长4040米,按照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本标段涵盖五座桥梁、一座隧道(崖关山隧道)、一座互通立交(白石互通),结构设计均体现了高效率、高质量和绿色环保的理念。作为技术员,我的主要职责包括但不限于:

技术方案审查与优化:在技术方案审查与优化方面,我作为技术员承担了至关重要的角色。首先,我深度参与施工图审查工作,细致核查设计图纸中的各项技术指标、结构尺寸、材料选择以及施工方法是否符合国家现行公路工程技术规范、标准及地方相关法规要求。我严格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10)等规范文件,对桥梁、隧道、路基、互通立交等各分项工程的设计图纸进行逐项审查,确保设计的合规性、合理性与安全性。

面对复杂的现场条件,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提出基于实地情况的合理化建议,对原设计方案进行必要的优化。例如,在桥梁施工中,针对地基土质较差的桥位,我建议调整桥台基础形式,采用扩大基础或桩基础以增强承载力;在路基填筑过程中,根据地形地貌及土壤特性,提出合理的填料选择与压实方案,确保路基稳定性和耐久性。此外,我还积极推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如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预应力技术、绿色建材等,既提高了工程质量,又实现了节能减排目标。

在施工工艺方面,我密切关注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与工程实践,结合项目特点,对传统工艺进行改良或引入先进工艺。例如,针对预制T梁的生产,我建议采用智能温控养护系统,精确控制梁体养护温度与湿度,显著提升混凝土早期强度与耐久性;在隧道开挖中,推荐采用光面爆破技术,减小对围岩的扰动,提高掘进效率,确保施工安全。

 

施工质量控制: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监控各工序质量,进行原材料检测、施工过程质量检查及隐蔽工程验收。工程技术管理:协调处理施工现场技术问题,编制施工技术交底文件,组织技术培训,确保施工人员熟练掌握施工工艺。安全与环保监管:配合安全部门监督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关注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推动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

 

三、技术性工作内容详述

路基工程:负责路基填筑、边坡防护、排水系统等施工技术指导,确保路基压实度、平整度满足设计要求,有效防治水土流失,保障路基稳定性。

 

桥梁工程: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形梁:监督梁片预制过程,严格把控混凝土配合比、预应力张拉、梁体养生等关键环节,确保梁片质量;指导梁片架设,精确控制安装精度,确保结构安全。下部构造:监督钢筋混凝土圆形双柱墩及薄壁空心墩的施工,关注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钢筋绑扎等环节的质量控制,确保墩身结构强度与耐久性。桩基工程:跟踪钻孔灌注桩的成孔、清孔、钢筋笼制作与安装、混凝土灌注等工序,利用超声波检测、静载试验等手段检验桩基承载力,保证桩基质量。隧道工程:在崖关山隧道施工过程中,密切监控开挖、初期支护、二次衬砌、防排水、通风照明等关键环节。运用地质雷达、超前地质预报等技术手段,提前预测地质变化,指导动态调整施工方案,确保隧道施工安全高效。

 

互通立交工程:白石互通:协调各匝道施工进度,确保立交整体功能实现。监督现浇箱梁的支架搭设、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与养护,以及预制T梁的吊装与接缝处理,确保结构安全与外观质量。匝道桥:针对B1号桥、B2号桥、C匝桥、D匝桥、E匝桥的不同结构特点,分别制定专项施工技术方案,重点关注现浇箱梁的线型控制、预应力张拉、混凝土裂缝防治等问题,确保桥梁结构性能优良。

 

四、技术难点与应对策略

地质复杂性:面对复杂的岩土条件,通过加强地质勘探、实施超前地质预报、灵活调整支护参数等方式,有效应对不良地质现象,确保隧道与桥梁基础施工安全。预制梁质量控制:针对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形梁的生产,建立严格的温度、湿度控制体系,强化预应力筋张拉与灌浆质量管理,确保梁体内部质量和耐久性。互通立交施工组织:为确保白石互通多匝道同步施工的有序进行,制定了详细的施工组织计划,通过合理划分施工区域、优化资源配置、强化现场调度,有效避免交叉作业干扰,确保工程进度与质量。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推广使用低噪声设备、湿法作业、循环利用施工废弃物等绿色施工技术,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通过优化施工方案、提高工效,降低能源消耗,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五、专业成长与反思

一年的工作实践,使我深入理解了公路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技术要求与管理流程,提升了在复杂工况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参与各类技术研讨会、培训课程,以及与行业专家的交流互动,专业知识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同时,我也意识到持续学习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新材料、新技术、新规范不断涌现的背景下,保持技术敏感度和创新意识是提升职业竞争力的关键。

 

反思工作中遇到的挑战与困难,我认识到有效沟通与团队协作对于技术工作的顺利推进至关重要。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跨部门、跨专业的协同合作,提升项目管理与协调能力,以期在技术层面之外,为项目的整体成功做出更大贡献。

 

六、结语

回首过去一年在云兰高速云龙至兰坪段9合同段的技术工作,我深感责任重大与成就满满。每一寸道路的延伸、每一座桥梁的架设、每一条隧道的贯通,都凝聚着我和团队成员的专业智慧与辛勤付出。未来,我将继续秉持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为我国公路工程建设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

客服微信:jie5527c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