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现状调研

daixie 752 0

摘要:近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显著增加,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呈现饱和状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面对各种客观现象,我们该如何应对?成为大家深切关注的问题,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性失衡,大学生就业逐步呈现出“眼高手低”的就业心态与“驱东避西”的就业取向,由此相互交织而引发的失业现象以及相关社会问题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改善不仅与我国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经济体制改革的完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等紧密联系,同时也取决于大学毕业生个人就业观念的转变。现对其做浅略调研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问题,就业市场

 

早在1997年,现任吉利集团董事长的李书福,还没有收购沃尔沃正式进军汽车产业前,先办了一家技术培训学校,进行人才储备。这么做的原因是,吉利集团从北大、清华等高等院校招收了一批应届毕业生,但是需要从基层做起,参与一线生产,但结果不尽人意,高校生们说自己是来当将军的,不是来当士兵的,结果不欢而散。

随着高等教育近10多年来的不断扩招,以及互联网极度普及时代的到来,不愿意做士兵的学生越来越多。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2019年内,本科毕业生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率约为7.86%,企业就业率约为90.74%,灵活就业率约为4.7%。硕士毕业生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率约为18.22%,企业就业率约为80.64%,灵活就业率约为4.61%。博士毕业生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率约为71.43%,企业就业率约为23.81%,灵活就业率约为8.7%。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虽然企业就业依然占据毕业生就业比例的最大基数,但是机关事业单位和灵活就业率却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越是拥有专业知识和高等学历越容易选择机关事业单位和灵活就业。其主要原因除了上述毕业生的主观因素之外,互联网时代下的企业用工模式和多样化的收入来源,也从客观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并且形成了“个人创业”和“慢就业”的新趋势。

1.时代因素——多样化的收入来源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及大普及,点对点的触达方式不仅缩短了企业和个人的距离,也缩短了毕业生们眼中未来和现实的差距,对于出生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当代高校生来说,“工作只是谋生的手段,个人价值的体现更加重要”。

许多还未毕业的在校生已经能够通过用微信、微博、小红书等渠道进行营销带货了,东西其实就是大家平常用的首饰、帽子、衣服之类的,通过选品和营销推广,没有渠道加价和场地租赁的费用,这种点对点的销售模式能将纯利最大化。区别于普通的微商,这种灵活就业方式更注重的是价格、选品和服务,用户多数都会产生复购,月收入已经赶超很多白领了。

根据2018年大学生创业意愿调查报告》显示,高校生考虑自己创业的意愿占比高达69%,其中有18%的学生在毕业前就完成了自己的创业计划并产生了收入,他们将“个人创业”视为成功的标志和实现个人价值的体现,如果创业失败,积累下来的经验也能让他们在未来的就业环境中,有着更强有力的竞争力。

2.社会因素——快节奏的工作性质

同机关事业单位和自主创业不同,企业就业虽然占就业率比重最大,但是毕业生选择企业的“戒心”更重。

企业端包括如银行、事务所等特征明显的传统行业岗位,同时也涌现出大量新兴的互联网公司,应运而生一批如财经内容运营、财经短视频制作等相关的全新工作岗位。传统行业要求专业对口性较强,毕业生可按专业选择后,进入岗位慢慢磨练,通常也都有师傅带。

而互联网公司则不同,企业24小时面对着手机另一端的用户,需要实时跟进、及时反馈、立刻调整,其工作性质的时效性格外重要,也因此诞生了“996”的工作模式,工作强度较大,需要一定的抗压能力。这一类企业通常不会培养新人,都希望能用最高的性价比提升效率。

究竟是踏踏实实、稳步成长,还是奋力一搏、跟随时代,成为了超过半数毕业生要考虑的问题。对于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的毕业生们来说,不清楚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也不知道晋升通道在哪里,很容易被舆论影响判断,最终变成了既不想工作太累,也不想薪资太少,还不想没有前途,就业的思想压力不断加大,导致择业标准不清晰。

同时,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保持着极高的就业率,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2019年本科生15个学院就业率均超过90%;硕士研究生16个学院中,除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就业率均超过了95%;博士研究生9个学院就业率均达到100%。就业趋势总体趋于平稳,在没有竞争压力的环境下更容易形成“低欲望社会”,犹豫的毕业生们会再三衡量利弊拿不定主意,最终形成“慢就业”的社会现象,也许最后真正的就业结果和预想的又完全南辕北辙。

3.新动向和趋势预判

如今毕业生的就业环境相对良好,求稳和求个人价值的趋势更加明显,也就是说在可以不选择企业就业的前提下,毕业生大概率还是会选择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就业形式。选择机关事业单位虽然有着明显的职业和收入天花板,但是良好的福利待遇、带有荣誉性的称呼、可以预见的发展轨迹,都让毕业生们趋之若鹜。

而符合新时代高校生“个人价值”实现的自主创业,随着互联网展现形式的越来越丰富,则给了毕业生们更广空的选择空间,除了实物买卖,成为自媒体、成为KOL、成为网络红人,都能带来确实可观的收入,而且发展前景无限。

通过2018年、2019年的数据分析以及2020年的数据预测进行判断,企业端就业率还会继续下降,越是新生代的高校生越容易打破思维禁锢,而不愿意选择被迫接受公司指派的工作任务,受到束缚。同时,随着5G、大数据和云的“新基建”逐渐面世,高校生在校期间掌握的信息将越来越超前,极端求稳和极端求变的需求会被放大,从而出现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就业的两端就业形势扩大化至饱和,以及中间企业端就业萎缩至真实需求数量的“梭型”结构。

4.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通过对当前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新动向和新趋势分析,以及深入开展的调研情况汇总,高校毕业生普遍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就业问题:

1不能正确理解“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

2依旧倾向于到大城市或发达地区就业,不愿到基层就业;

3毕业生就业压力小,存在“慢就业”现象,对参加就业见习兴趣不高,甚至不愿意参加就业见习。

以上三方面问题所反应的多数为毕业生的主观判断,并不反映真实的就业和见习情况,但也可以从中看出,毕业生们对于择业和实习的一些预期。

首先,把先就业后择业等同于频繁跳槽,失去了一个岗位上常年积累经验的机会,缺乏社会竞争力;其次,基层工作条件艰苦、福利待遇不够吸人,以及发展前景没有保障,都是毕业生们不愿意选择基层工作的主要原因;最后,暂时选择深造、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创业考察的毕业生正在逐年增多,相对充裕的就业机会给了毕业生们更多的思考空间和选择余地。

以上三点问题可以总结为“职业生涯规划不明确”,毕业生缺少对社会发展的宏观把控,也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对于一份摆在眼前的选择看不清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没有很好的自我认知和工作的目的性。

有调查显示,高校毕业生最想从事的职业是自己开公司当老板,占比20%;想从事证券类、银行类、投资类等金融领域的占到35%,也就是说吸引毕业生就业最重要因素就是物质财富,着眼于眼前的小利而忽视了一生的职业发展,这对于自身的职业规划来说无异于杀鸡取卵。因此,在引导毕业生就业和建立良性的价值观取向上进行平衡,是促进毕业生稳定就业的重要一环。

针对以上问题,促进毕业生就业应当符合新时代的发展创新,与时俱进调整实施方向,将人生目标和价值获取相融合,将社会资源和就业通道相融合,充分利用政府资源进行就业疏导,将高校生就业的通路链接起来形成生态链条:

a.生态链上游

就业前夕,邀请本校的前辈进行讲座、座谈,用过来人的眼光讲述自己的就业经历和职业发展前景,给懵懂的在校生们一个精神领袖和真实案例,用自己的号召力和公信力为企业背书、为学校背书,对于启发毕业生的社会意识起到推动作用。

另外,还可以通过直播的形式,在会场进行视频连线,将所描述的企业情况用直播形式展现出来,进一步打消毕业生对于未知环境的疑虑,增加就业信心。学生们“慢就业”除了有自身的打算,对于企业情况和工作内容都处于遐想阶段,真实的工作状态摆在眼前,更容易降低信任的心理门槛,打破对于就业的不确定思考。

b.生态链中游

就业选择过程中,除了召开对口专业的招聘会、社招、校招之外,针对现在疫情期间的特殊情况,还可以进行线上招聘,尤其是当今职场上盛行的“内推”。以往的求职会只是场地方、企业方、求职者聚集在一起招聘,其本质和社招面谈没有区别,而内部推荐更具有责任意识,推荐者为求职者背书,用人单位更加放心;被推荐者受到人情裙带的关系影响,也更容易在工作岗位上长期稳定的工作。

其内推形式也可以使用直播或者云招聘的方式,引入主播当推荐人,将内推制度公开化,方便双向选择,提高成功率。

c.生态链下游

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在高校内开设见习试验基地,将企业急需的专业对口输送给相关高校,高校生们既可以提前熟知社会动向,也可以体验真实的实习环境。由企业安排专人进行实际工作,以校内见习的形式降低学生沉没成本,通过学生间的传播增加企业的品牌声望,一举两得。

校内见习结束后,还可以通过“内推”的形式继续扩大招聘范围和人员筛选,让毕业生通过亲身实践实习内容,增加心仪企业的录取机会,企业也可以因此结识优秀的应届生扩充队伍。

 

 

参考文献:

[1]王雪峰。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分析及阐述 [J].企业改革与管理

[2]陈天丽。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及心理疏导方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3]李旭周保平,高贤强,吕喜风。南疆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以塔里木大学为例[J].中国民族教育

[4]初春兴。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构建浅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

[5]吴雨晨。众筹模式助力大学生创业[J].时代金融

[6]韦平。民办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焦虑现状与心理 教育策略研究[J].决策探索(下半月)

[7]李昕。“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创业模式探索 [J].现代商业

[8]李小琼。“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引导路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

[9]司萍,沈德艳,杜小明。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大学生就业工作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标签: 大学生就业现状调研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

客服微信:jie5527c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