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筑梦励志征文

daixie 918 0

  《说文解字)说:“匠,木工也。”说到工匠精神,不禁让人想到发明地动仪的张衡、发明木牛流马的诸葛亮及技艺精湛的木匠大师鲁班、游刃有余的庖丁、粘蝉若拾的承蝴者,削木能惊天地泣鬼神的.....工匠传承,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在今天的华夏大地,仍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中追求完美与极致;他们视技术为生命的崇高;他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永不满足。这些人物,时时刻刻在提醒着我们:工匠精神在中国代代相传....

工匠精神.png

  弘扬工匠精神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学而优则仕”的观点,以分数去衡量人才,致使大多数青年人都过分重视理论知识而忽视技能提升,在教育的指挥棒下,大学本科生,硕士生等人满为患,毕业生就业压力与日俱增。而反看职业院校择冷冷清清,且多数都是由于成绩不理想而无奈选择读职业院校,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正是传统观点影响人们的选择。但是这次《工匠大国》的播出,正是人们对技能型人才的一种肯定,是人才培养转型的一种趋势。也希望人们能够慢慢改变对技师的传统看法。成功之路并不一定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亦可以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成为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中国将来会更需要技能型人。中国面临的是转型,也是一个很重大的挑战。中国缺乏技能劳动力,或者说是技能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指出,我们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现在,央视推出《大国工匠》五一特别报道,就是要引领社会在新的历史时期多学习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多弘扬“大国工匠”的劳动精神。自2016年以来,“工匠精神”年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近几年来全国两会的代表和委员纷纷指出,没有工匠精神,中国制造就少了赶超的内在动力;缺失工匠精神,产业工人队伍就缺少了主心骨。以及重视校企合作以培养大批技能型人才,是解决技工院校发展困局的一剂良方......等等都可以看出中国对技能型人才的逐渐重视,所以我们要跟上国家的步伐,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努力提升自身技能,提高竞争力,为国家的发展出一份力。

  细节铸就辉煌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殷瓦焊是世界上最难的焊接技术,殷瓦板牛皮纸一样薄,一条LNG船上的手工焊缝长达13公里,一个针眼大小的漏点,都有可能带来致命后果。张冬伟的焊接技术不但质量百分百有保障,外观上也完美无缺,顾秋亮在组装载人潜水器时有·十几万个零部件,其组装对精密度要求达到了“丝”级,如此高难度的精密度顾秋亮做到了.........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要想取得更高的效益就必须提高质量,形成一种品牌效益。这不是靠口头宣传就可以做到的,这需要每一个工人都将质量放在第一位,坚决不为短期利益而忽略质量!

  坚持成就梦想

  技能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能在刚刚开始的时候都比较累,工作难度比较大,工作效益比较低等一些原因会让我们最开始的热情逐渐减少,慢慢的产生放弃的想法。再或者在一个工厂里面有形形色色的人,也许有的人并不是来工作的,纯粹是混混日子,他们常常和你说一些消极的话,打消你的积极性。所以这就需要我们保持初心,有上进心,热爱自己的工作。无论是公司还是工厂,都是不需要闲人的,不管从事什么事都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竞争力的人才。

  结尾李政道博士说过:“越往前走,技术就精神化。《大国工匠》中播出的这八名工匠,是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的代表,他们以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不平凡,他们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的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谱写了“德技双馨”的大美,无不令人叹服。我们要学习他们的精神,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匠心”,用“匠心”筑梦,以“工匠精神”去锻造和擦亮“中国制造”、“中国创造”,让人生放射出炫目的光彩。

  合理分配下面的材料到各段:

  高凤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首席技能专家,攻克了长征五号的技术难题,为北斗导航、嫦娥探月、载人航天等国家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以及长征五号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做出了突出贡献。

  李万君,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焊工,先后参与了我国几十种城铁车、动车组转向架的首件试制焊接工作,总结并制定了30多种转向架焊接规范及操作方法,技术攻关150多项,其中27项获得国家专利。

  夏立,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高级技师,承担了“天眼”射电望远镜、嫦娥四号卫星、索马里护航军舰、“9·3”阅兵参阅方阵上通信设施等的卫星天线预研与装配、校准任务。

  《大国工匠》从大勇不惧、大术无极、大巧破难、大艺法古、大工传世、大技贵精、大道无疆、大任担当8个层面,讲述24位来自不同行业的当代中国工匠的人生故事,展示他们非凡的职业绝技。这些工人的人生虽然普通但绝不平凡。普通的是他们是千千万万劳动者之一,在工厂工地干着最累的活,没有什么惊世的发明,也不是家户喻晓的名人。不平凡的是他们在自己的行业闪闪发光,他们有着精湛的技艺,他们对待工作一丝不苟,虽是小事却也事事尽心。他们是自己领域的领军人物,在各自的行业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他们身上,劳动精神被诠释得淋漓尽致!他们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态度及耐心、专注、坚持的专业精神,正是对工匠精神最好传承。

  他们或许没有很高的学历,多少他们都是奋斗在一线的杰出劳动者,他们刻苦钻研,兢兢业业,书写着劳动者的不平凡,他们是践行劳动精神最好的引路人,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始终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我们勤奋劳动、诚实劳动、热爱劳动,就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甚至会有奇迹的发生。

  据介绍,这些大国工匠们都过了知天命的年龄,有的甚至过了耳顺之年,他们多是从父辈或者爷爷辈那里学习继承到的技术,由起初的笨手笨脚,各种困难,慢慢的经过一次次的钻研琢磨以及从一而终的坚持才能够熟练的掌握一门技术,在观看过程令我最为惊讶的是: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还有人检测手感堪比X光那般精准等等。就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来讲,他给火箭焊“心脏”,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高凤林如此高超的焊接技术,不由人不折服!每次看到这种场景我都会忍不住想:如今我们这些年轻人是否有这样的能力?在生活节奏如此快的今天我们是否有定力去坚持做一件事情?如果我们国家最高端的技术掌握在一群知天命甚至耳顺之年的老师傅手中。这究竟是一种进步,一种骄傲还是一种技术无人继承的担忧和无奈?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前些天看的新闻:故宫第三代摹印传人沈伟猝然离世,年仅55岁。知情人世称,沈伟一直未能如愿找到传人,他30多年来潜心钻研的摹印绝活,很可能失传。摹印是仿制或修复古书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是一门需要丰富的历史文化积累,需要沉下下来,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的传统技艺。诸如此类,很多技术的传承不易,有的三五年入门,八九年出师,十几二十年才能摸到门道,有的技艺传承还只能是师傅带徒弟的模式,也许短期不仅累还效益很低.....等等一些原因,让大多数年轻人对工人,技师等职业望而却步,有些人即使为生活所迫不得不从事,也是浮躁做事,毛毛躁躁,很难一直坚持去琢磨一门技术。俗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学生自己没有用心去学习,于是,一代又一代的长江后浪,没有得到前浪的传承,靠着时间,拍死了前浪。当一代又一代的后浪,经过时间的洗礼,终于摸清了前浪的精髓时,自己也变成了长江前浪。

  原创品质,是我们引以为做的文明标志。“依天工而开物,法自然以为师”的古代匠人们用双手和智慧,创造出令世界惊叹的科技文明:当代中国人秉承“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精神,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的先人一样,用工匠精神打造现代中国。

  时代在呼唤工匠精神,那么现代的中国人就要做到从客独立、踏实务实,摒弃浮躁、宁静致远,精致精细、执着专一。

  “从容独立、踏实务实”要求我们不贪图快、不好高骛远,用一步一个脚印的精神,艰苦磨炼,不断超越自我。让我们的产品走向精致化;“摒弃浮躁、宁静致远”要求我们有从容淡泊的心境,在工作的过程中,不忘初心,像广 袤的原野一样辽阔,像流传千古的诗歌一样平和,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工作中去:“精致细致、执着专一”要求我们对待任何事情都要专心致志、精益求精,选定一个目标,用一生的时间和精力,精心打造、不遗余力。

标签: 励志征文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

客服微信:jie5527c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